科技与传统,
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直在抉择的问题,
我们不能以传统文化的消亡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,
也不能无视科技之于景观的全新价值。
于是,将古典美学与现代科技交融,
向使用者讲好景观故事、寻找具有未来感的生活方式,
成为合景揽月臻翠府赋予我们的全新命题。
本案位于空军摇篮——笕桥,
基地近武林商圈,与地铁4号线笕新路站无缝对接,
建筑设计以古典风情打造恬淡宜然的仪式感归家体验,
景观设计拒绝墨守成规,突破性融入多元风格,
探寻“The Future And The Human Race——未来与人类“主题。
设计糅合古典风格的雅致与现代风格的简约,
将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美学发挥到极致;
并将人类对于未来的哲思通过科技感的手段重组结合,
谱写出高雅大气的空间气度、开启一场绚烂夺目的空间体验。
AI控制人类的诡谲街景、声色犬马中机械穿行的人类...
幻想中的赛博朋克构想被拖进现实。
充满科技感的环形装置,
被闪耀着粼粼微光的呼吸灯勾勒出清晰的轮廓,
如同链接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时空之界,
叩响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,
隐藏之后的将是霓虹闪烁、光怪陆离的科幻世界。
由星球变形演化而来的环形银灰色金属装置,
以科技与未来感为载体,
结合亚克力透光材料,营造出场地独属的质感与氛围感,
与层级绿化、列植乔灌木和谐搭配,共同点亮人形通廊,
呈现出超脱于现代的未来之感。
为更好地诠释“未来、科技感“的设计语言,
设计师仔细揣摩设计材料细节,反复对比,
以闪银灰色金属材质实现理想的未来感场景,
装置表面凿孔处理,内藏灯带,
夜色映衬之下,光影氤氲,流光浮动,凸显强烈而神秘的科技感。
被未来、科技裹挟的失重时空中,
悬浮的“太空舱”、散发点点星光的光影景墙,
将时间定格在此刻,
吸引着来访者继续探索向前。
售楼处前场的广场空间以“失重”座凳小品、卵石座凳等,
打造一场失重星球的时空穿越。
开方式空间序列不断延展与流动,迸发出绵延不断的生机与活力,
构建出一个简约而层次分明的空间形态,
人行其中,在灯光流转之间,感受未来已来。
景观设计运用2.5mm穿孔铝板作为矮景墙,
景墙表面进行打孔处理,结合异形金色粉末喷涂漆面,
内置灯光隐隐外泄,灵动闪耀。
花池、垂直挡墙立面以及呼吸灯带有序搭配,营造场地氛围感,
地面铺装摒弃常规设计模式,严格划分铺装分缝并顺应场地流势,
采用更加纤长的铺装样式体现设计的精致格调,
打造流淌于脚下烟波浩淼的星河,
置身其间,浪漫而梦幻。
我们在时空中漫步,星河中起舞,
探索更为广袤的场域。
沿街展示空间作为人行的第一展示界面,
是步入场地的第一印象界面,也是场景转换的界定,
为了诠释未来感的时空体验,
我们在设计阶段反复筛选比对多种方案效果,
最终以呼吸灯辅以层级绿化诠释满目星河的景观构想。
在沿街界面的整体设计中,
设计师希望以简洁的设计笔触呈现无边界、通透的空间状态,
简洁的植物营造增强视觉的可观赏性和通达性,
春华秋实、落英缤纷,
也为未来的空间赋予了更多可能。
“老树白云,一鸟不鸣”。
枯山水看庭小巧、静谧、深邃、消隐边界,
如同观赏画屏般引人入胜,
凝练淡泊、寂寥的境界,
如同《心经》中所言,
“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,是故空中无色”。
设计将未来元素与古典美学完美结合,
绿岛、置石、砾石辉映交融,
以石喻山,以砂喻海,
石、砂、苔、木四物的组合,
象征大千世界,蕴含着深刻的禅意哲学,
也是景观对古典建筑设计语序的深切回应。
_
有别于以往常规项目案例,本案设计中,我们在解构项目在地文化以及转译古典建筑概念的基础上,糅合未来科技立意,从场地精神出发,回望过去,畅想未来,构建地域经典、突破求新、乐活慢享的“城东独一无二的开方式商业街区”和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为保证景观故事更加生动以及未来景观的完美呈现,设计师从方案、图纸质量管控阶段到施工图精细交底、施工现场配合全方位严格把控设计,全面推敲考量落地效果,植物掩映中花池壁的灯带,枯山水中精致的置石,夜行时踏步的灯带等,每一寸设计,都做到极致。
未来已来,希望在我们精心描绘的生活场景中,每个人都能在设计语言的指引下,共赴理想未来。